首页

慈婉Icon优美之家

时间:2024-05-03 10:01:27 作者:一手一世界,奋斗“建”美好 浏览量:61139

  [环球时报记者 尹野平 环球时报驻澳大利亚特约记者 达乔]“中国针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加征的关税已经取消,但澳酒商重回中国市场并不容易。”澳大利亚“对话”新闻网近日刊登一篇由悉尼大学学者撰写的文章这样写道。文章称,在对华关系恶化后,澳大利亚葡萄酒业失去了最大的出口市场。澳葡萄酒业想重建在华营销网络需要面临激烈竞争。

  “对话”新闻网的文章回顾称,2019年,澳大利亚对中国葡萄酒销售额达到创纪录的12.4亿澳元(1澳元约合4.56元人民币),占据约40%的市场,并首次超越法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葡萄酒进口来源国。然而,澳中关系此后一度恶化。中国在2021年针对澳葡萄酒加征关税。2023年,澳葡萄酒对华出口额降至不足100万澳元。澳葡萄酒在中国留出的市场空白很快被其他国家的产品填补。法国葡萄酒以49%的比例重夺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美国《纽约时报》称,在中国对澳葡萄酒加征关税后,澳酒厂内堆满了滞销产品。澳大利亚的葡萄种植者也蒙受了巨额损失。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在中国商务部宣布自3月29日起终止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相关葡萄酒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后,不少澳葡萄酒生产商和出口商将重返中国市场的机遇视作救命稻草,力争快速恢复销售以挽救持续亏损的不利局面。近期澳大利亚不少正在出售的葡萄酒庄园打出“重回中国市场”的概念宣传,期望收获更多溢价。一些庄园特意在销售广告中表示,该庄园的酒在中国受到欢迎。

  16日,有媒体称澳大利亚生产的奔富葡萄酒将于5月中旬回归中国市场。奔富母公司——澳大利亚最大葡萄酒集团富邑葡萄酒集团首席执行官蒂姆·福特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2020年底之前,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葡萄酒出口市场。中国市场贡献了富邑集团总收入的约30%。近年来,尽管受到加征关税的影响,但富邑集团持续展示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展望未来,在中国市场赢得机会对于富邑集团至关重要。

  中国澳大利亚商会近日在发送给《环球时报》记者的声明中表示,中国一直是澳大利亚重要的出口目的地。中国取消对澳葡萄酒加征的关税意味着澳大利亚能够重振葡萄酒行业。澳大利亚葡萄酒行业渴望重返中国市场。

  据《澳大利亚人报》报道,成立于1886年的安戈夫公司是澳大利亚最古老的葡萄酒生产商之一。2019年中国市场占该公司销售额的10%。但截至2023年下半年的业绩显示其亏损320万澳元。公司负责人表示:“毫无疑问,我们非常期待有机会重回中国市场”。

  作为澳大利亚葡萄和葡萄酒协会的董事会成员,安戈夫还表示,该协会正在向澳大利亚政府申请一项价值8600万澳元的“复苏计划”,包括给葡萄园主的扶持资金3000万澳元,用于支持出口的3600万澳元以及国内营销活动的2000万澳元。

  澳大利亚地方政府也在为推动葡萄酒重返中国市场而全力以赴。西澳大利亚州州长库克决定在原有的600万澳元葡萄酒增长基金基础上,再提供50万澳元的专项资金,支持西澳州葡萄酒回到中国消费者的餐桌。    

  “对话”新闻网的文章表示,这场围绕葡萄酒展开的博弈凸显出维护好澳中关系的重要性。澳中关系进一步发展需要双方持续在共同利益领域内开展合作。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经济观察)古老丝路现“数字复兴”,中国—东盟合作迎新机遇

喀麦隆姆巴尔马尤医院,人们常在工作之余,看到中国女医生为当地一名女生教授汉语知识,领读、讲解、纠正、指导……这名医生是中国(山西)第23批援喀麦隆姆巴尔马尤医疗队队员、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技师胡春雷。

全国首个自愈式海岛智慧微电网浙江投运

微信外卡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年交易限额也已在人民银行、外汇局指导下完成额度提升,同时制定了动态管理的限额策略,在满足用户大额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兼顾服务提升和风险防控的动态平衡。在《意见》方向性指引下, 财付通将基于金融科技能力,持续改善支付服务体验,为老年群体创造有温度的支付服务环境,为外籍来华人员的工作与旅居进一步提供便利。

湖南宁乡举行机插机抛秧现场演示会 助力春耕生产“加速度”

据悉,本次合作研究将继续充分发挥双方集体智慧、资源叠加和知识分享的优势,进一步提高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能力和水平,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作出积极的贡献。(完)

“学生蹲校门口喝奶”引出校长涉黑案:强留教师,威胁律师

中国历来主张非洲不应被边缘化。在中非合作蓬勃发展起来后,其他大国也把目光重新投向非洲,中方对此表示欢迎。希望各方都像中国一样,加大对非重视,增加对非投入,支持非洲发展。我们也愿意在尊重非方意愿基础上,开展更多三方合作、多方合作。

博主称已联系到“巴黎丢作业的秦朗”母亲,律师:若摆拍或面临治安处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更多的年轻态、文化味、烟火气的项目、空间和场景成为年轻人的最爱,我们要更多地去运用科技、文化、艺术、时尚等一些新型的要素和新的动能来促进产业的发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